财政工作
【基本概况和工作思路】连州市财政局是主管财政工作的政府组成部门,现有干部职工51人,内设人秘股、预算股、国库股、综合股(预算外资金管理分局)、行财股、企业股(外经金融股、清产核资办公室)、农业股、经济建设股、社会保障股、会计股、法规股(财政监督分局)、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以及隶属财政局管理的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、投资审核中心、国库集中支付中心、公共资产管理中心。
2009年连州市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牢固树立全面、协调、科学的发展观念,坚持“生财有道、聚财有方、用财有规”的原则,坚持依法理财,不断提高科学理财,为民理财水平,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,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努力做好促产培财工作,促使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,为财政增收打下坚实基础,同时,积极推进财政各项改革,不断加强财政监督,组织财政收入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提高经济调控和社会保障水平,促进连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,为连州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。
【主要做法和主要成绩】
[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]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工作。努力组织收入,围绕财政年度预算目标落实征管责任制,超额完成了年度预算收入任务,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,552万元,同比增收9,394万元,增长32.22%;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严把财政支出关。全年本级一般预算支出93,836万元,同比增支13,117万元,增长16.25%。在财政收入少、支出压力大的情况下,坚持“量入为出,量财办事”的原则,做到确保人员工资正常发放、确保各级机关正常经费支出、确保重点建设资金的投入;做到精打细算,合理分配财政资金,做到保证重点,兼顾一般,在“三确保”的基础上,对农业、教育、科技、城市建设等项目支出予以适当倾斜;严格控制其他费用支出,争取少花钱多办事,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,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。
[坚持改革创新,不断提高财政工作水平]一是不断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改革。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方法,规范编制程序,提高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,增加预算编制的透明度,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结合市财政可支配财力和各部门实际情况,对市辖60个部门(单位)实行部门预算管理,强化预算约束,规范部门资金运作、促进部门注重绩效,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二是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。完善制度规范流程,加快网络建设维护,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和协调,推进国库系统建设。2009年10月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正式上线运行。三是规范政府采购管理。积极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,拓宽采购范围,规范采购行为。2009年市政府采购完成1,883万元,节约资金179万元,节约率为9.51%。四是积极推行投资评审改革。进一步规范了评审工作程序,要求审核人员认真履行财政赋予的投资项目工程预、结(决)算职责,公平、公正的审核工程项目。2009年审核工程预(结)算83宗,送审金额共10,765.6万元,核定金额9,796.9万元,核减金额968.7万元,核减率9.0%。五是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绩效评价工作。拟出了《关于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行方案》,为今后有效推进连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奠定了基础。
[加强监督管理,确保财政资金有效运行]一是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实行科学的管理:事前介入、事中管理、事后监督。重点项目实行专户、专人管理,工程性项目资金按进度拨付,不定期对重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检查监督、跟踪问效、实行全过程的监督。二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。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办法,按照财政职能做好我市国有资产的报废、拍卖、转让等收益收缴管理工作。三是完善“收支两条线”管理改革,实行“单位开票、银行代收、财政统管、票款分离”的管理办法,同时,建立事前审核、事中检查、事后评价的监督机制,实现监督检查工作的制度化、规范化,使每个环节的财政资金运行都做到有章可循,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性、有效性、安全性。
[加强队伍建设,提高服务水平] 一是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学习,增强公仆意识、服务意识、形象意识,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自觉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;二是狠抓机关作风整顿,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,明确目标,责任分明,团结协作,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,形成一个运转协调、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;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,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廉政规定和制度,从机制和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;四是规范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,统一文明用语和改善服务态度,提高服务水平,同时,积极实施“阳光”工程,方便社会各界群众监督,打造财政“为民、务实、清廉、高效”的良好形象。